1、判断题 该作品问世时,正值中国的

A.文革后期民众逐步觉醒
B.拨乱反正成为时代呼声
C.徘徊前进寻找新的方向
D.对外开放正向内地深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时间是“1979年”。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B项符合史实;文革结束是在1976年,此后中国又经过了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A、C、D均与材料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
A.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B.都强调重建人的哲学
C.都追求自由平等
D.都强调理性认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理学关注人伦道德,故A项错误,理学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康德主张人不仅拥有人身自由,还拥有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理学强调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理学禁锢了人的思想,不是理性认识,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为1913~1936年中国按经济类别划分的出口商品(%),对下表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

A.上表反映出该时期民族工业还很弱小
B.上表反映出民族工业总体上增长缓慢
C.上表反映出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增长
D.上表反映出民族制造业比较发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有(?)
①不结盟政策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一边倒”政策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为解决下列哪个问题: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中美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国两制”,根据所学,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在20世纪80年提出的,不是港澳问题,也没有涉及中美关系问题,所以正确的是A项,其他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