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三

英国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
——谷延芳《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四 由于历千年而仍其故的农工结合体因在近代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造成了不同区域间传统农业区域和商品化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同时并存。在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农业区域,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性差,乡村对城市产生的推力小,城市对乡村产生的拉力也弱,故而城市与乡村均发展缓慢。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
材料五 近代上海开埠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和工商业、金融中心城市,毗邻的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受此促动,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上海的内外贸易和城市经济,推动了苏南浙北农副业的发展,促使棉花、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相应形成几个生严相对集中的产区;与此同时,原先面向国内市场以丝、棉织造为主的农村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发生剧烈变动,呈现转向国际市场、依附于进出口贸易的新趋向。这些变化反映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体现了近代都市和周边农村互动的双向经济关系。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经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对乡村产生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材料,谈淡你对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列强经济侵略;小农经济的破产;农村人口的流动;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
(2)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原因:固守农耕经济(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城乡间联系和互动性差;农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对城市发展推动力小;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晚(或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工业发展滞后。
(3)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了与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农村部分人口流向城市;农村经济与国际市场联系加强;带动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4)城乡的互动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自河里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④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中的“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的本质问题是
[? ]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解体
B.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