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六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的关键对题中“六朝”经济的特点要把握准确,六朝是指三国时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六朝;而唐后期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时继续南移,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由北方转到南方,故A不正确;C项史实出现在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院经济是过渡发展而非衰落,所以B项不符合史实。D项正确反映了六朝的经济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表列举出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
服装类型
| 西装、长袍马褂等
|
交通工具
| 电车、汽车、马车等
|
住宅风格
| 洋楼、里弄等
|
通讯方式
| 电话、电报、邮传等
|
对这些生活情形解释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 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C.中国日益文明富强?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表中展现的是中国近代上海租界的变化,从交通、服装、住宅和通讯看,深受工业革命和西方的影响,是中国和国外接触的结果,但是不能表现出中国的强大,这是租界的情况,所以表述错误的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的能力。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在服装的变化中,穿洋装是一种时尚,这不能够简单的归结为崇洋的倾向。民主制度的建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女性的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裁剪,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的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
依据材料回答及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后人们衣着服装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下图是人民军队服装的变化,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
?
?
北伐战争戎装的周恩来长征中戎装的毛泽东? 30年代末共产党军队 40年代末共产党军队
请你就上图军装的变化作一说明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20世纪50年代人们根据中山装和列宁撞的特点设计出的人民装,大家都以穿这种服装为时尚……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服饰的要求是偏重坚实耐穿,在色彩的选择上也偏向耐脏耐洗的颜色,兰、灰、黑在服饰上占有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在红卫兵运动影响下迅速升温的集草绿色军服、军帽、宽皮带、毛泽东像章、草绿色帆布挎包等于一身的典型的红卫兵装扮可谓盛极一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随着多样化,尤其是花扦工业发展以后,服装的花色、款式也更加多样化。现在年轻人的穿着,款式经常翻新,进而讲究艺术的效果。
根据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服装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材料三:
特点:①建国后初期服装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②60年代初期服装的实用性增强,颜色和款式都比较单一③60年代末以后,具有目前的政治倾向④改革开放后,服装趋向于多元化,无论是颜色还是款式还是质地都趋向于多元化。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②新中国初期,国家的外交政策实行“一边倒”的外交,倒向社会主义及其苏联③60年代初期,由于经历了三年的严重的经济困难,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不得不倾向于实用④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单一化、革命化成为主流,扼杀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⑤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也趋向于多元化,服饰也更加丰富多彩。
本题解析:本试题问答主要是依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因此在做试题过程中首先从材料中找出正确答案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寻找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当然在做试题时候切忌照抄材料,除非问题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3个小问,共12分)
曾经百年梦,今朝复兴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几个代表性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2002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文化标志、经济标志、科技标志。?
(1)简述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4分)?
(2)中国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机遇,又使中国面临挑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4分)
(3)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繁荣。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与“与世界接轨”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1)一方面是中国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分)
(2)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4分)
(3 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实行对外开放;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对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