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搞“台独”没有历史依据,不得人心②陈水扁下台后“台独”势力已消除③“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D.③
2、判断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材料二?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9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1)从新中国成立到“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6分)
(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4分)简要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原因。(8分)
(3)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有什么意义?(6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3、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为民进党竞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候选人之后,在“九二共识”以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问题上时常搪塞过关,缺乏明确统一而完整的政策立场。蔡英文“太极”给蔡英文选战带来压力。《联合报》、《苹果日报》等一些媒体所开展的民调显示马英九和蔡英文先前一直胶着的支持度现在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马英九开始领先蔡英文近10个百分点。这凸显出在选举迫在眉睫,民调堪忧的情况下,蔡英文在这道难题面前不能再交白卷,也无法再申请缓考。在重重压力之下,为争取中间选民蔡英文提出所谓的“台湾共识”论。表达未来一旦执政后处理两岸关系所持的立场 。
材料二?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指责蔡英文抛出的台湾共识内容非常空,不知道那是什麼东西,只是虚无缥缈的口号而已。
马英九认为蔡英文“台湾共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内容是什么”,就像卖预售屋,要卖理想的屋子,却不知道房子是什么样子,“要不要买,就请你仔细想想”。马英九认为他所主张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就是“台湾共识”。
材料三?面对各种声音的质疑“台湾共识”究竟是什么?蔡英文下定义:“‘台湾共识’是经民主程序所形成的共识。”蔡英文宣称“维持现状与民主机制” 就是台湾内部最大的共识。蔡英文甚至宣称“台湾共识”不排除任何可能、任何选项。她又说:“包括‘终极统一’、‘一中各表’都可以纳入‘台湾共识’来讨论。”但不管她如何阐释都了无具体内容,而予人云山雾罩、幻化莫测之感。以至于有人说:“媒体希望蔡公布“台湾共识”的内容,恐怕是太抬举蔡了。”
(1)依据材料一内容指出蔡英文“台湾共识”出台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三指责蔡英文“台湾共识”内容虚无空洞。分析其虚无空洞的原因。2012台湾大选被誉为“九二共识”PK“台湾共识”,两者的根本分歧在哪?本质是什么?(10分)
(3)材料二所说“九二共识”是指什么?“一中各表”是什么意思?达成九二共识的两会的全称是什么?(6分)
4、判断题 2009年12月1日美国造币和印钞局副局长加迪纳宣布发行虎年生肖“吉利钱”。“吉利钱”是美国造币和印钞局目前唯一针对特定族裔发行的货币产品。美国于2002年开始发行中国十二生肖“吉利钱”,并延续至今。这表明
①中国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②美国人对华裔和中华文化了解的加深
③华裔在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大
④美国认同并推崇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