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国际物理年标识,为纪念某科学理论诞生100周年,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与之相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爱因斯坦1905年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主要目的是
A.将东三省和内蒙古变为殖民地
B.把中国变成独占的殖民地
C.独占中国沿海的港湾和岛屿
D.支持袁世凯做皇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战”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为了把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于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
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
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指的是人民公社;邓小平在农业上的改革指的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义和团运动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1901年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