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经济立法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见证。“盗马贼死,盗牛者加(枷)”这项立法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盗马贼死,盗牛者加”说明了我国古代对盗窃马和牛的严重惩罚,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随着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马和牛成为农业中最为主要的动力来源,铁犁牛耕成为最主要的耕作模式,所以统治者加大了对盗窃马和牛的惩罚力度,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体,其耕作模式中最突出特点的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耕作方法,耕作模式,土地的使用方式,耕作制度,农具的革新和水利工程的兴修等方面。由于平时在学习中学生对铁犁牛耕方式没有直接感观故对此没有深刻体会,建议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收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加以学习以补充该方面的不足。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翻车
B.筒车
C.耜
D.耧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被成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C是改革方面的内容。B是复兴方面的内容。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大量公共工程对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三民主主义在民权方面的质的飞跃与进步表现在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B.提出普遍平等的主张
C.谋求改善工农的生活
D.提出国共合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先清除帝国主义的中国的残余执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的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因此D符合题意,①对应“另起炉灶”,④与题干不符。
考点:新中国外交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方法:1、肯定法。对于题目考查的内容掌握较牢、记忆清晰、可快速作出正确选择的,应采用肯定法,果敢作答,从选项中迅速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2、排除法。一是排除含错题肢,在众多小选项中,先判断出一个错误选项,如果在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含有这个错误选项,那么此题肢则是错误的,应排除。二是排除漏正题肢,在众多小选项中,先判断出一个正确选项,如果在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不含有这个正确选项,那么此题肢则是错误的,应排除。三是留同存异,若经过前面两次排除后,还有两个题肢需要继续排查,两个题肢中相同的选项保留下来,不同的选项进行辨析,从而判断出正确的、排除错误的备选项。
3、选基法。此方法与排除法有点类似。根据自己掌握的熟悉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题肢作为基点,然后以此对各选项比较辨析,顺藤摸瓜,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