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学者所翻译的众所周知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下列言论与之表达意思接近的是(?)
A.真正的美德不可以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以没有美德
B.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C.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D.做一个真正善良和坦荡的人,不放弃原则,也不冲动做过分的事
2、判断题 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有才干、有道德的人手中,实际上是?
[? ]
A.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B.为其学园做宣传
C.抬高哲学家的地位?
D.为自己参政制造舆论
3、判断题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中国历史正处于?
A.西周时期
B.西汉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
材料三?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2分)亚里士多德认为的法治有哪些先决条件?(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2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论语 颜渊》
材料二 子曰:“有教无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以求之者也。”
――孔子《论语 卫灵公》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2)汉武帝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孔子尊为“圣人”,而新文化运动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孔子?(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