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预示着分封制下封国采邑制废除的是? (? )
A.设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
D.推行什伍连坐制
2、判断题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分封制
3、选择题 欧洲宗教改革震撼人心,这场改革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
B.天主教会疯狂掠夺各国财富
C.天主教会的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材料二?(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4分)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 (6分)
(3)概括以上两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
(4)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6分)
5、选择题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哪个原因
A.触犯了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