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最符合题意,因为中国代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B项不能体现其长期作用,C项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体现,D项金属于经济方向,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课题小组在研究全球化影响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必然是不均衡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有利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遵循了实事求是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原则的提出,是以实现国家统一为前提,根据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以及现实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提出的,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的建交。这里“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含义是?
A.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D.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由此,中美关系改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