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教育公平的主张。依据所学,A项是孔子提出的,主张不管什么人都应该接受教育,教育不应该有差别。故选A。B、C两项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而提出的;D项主张关心社会现实,学以致用。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建立了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存在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总的来看,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地发展,故选D。A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否定了血缘关系在政治中的主导地位;B项说法错误,不是这一制度的特点;C项正确,但是不是最主要的特点。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历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内容都要求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的观点前后矛盾? B 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三种主张都发展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相比,苏格拉底的“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一观点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A.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对“自我”的发现
C.对绝对权威的否认
D.对人类自身的关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信息说明苏格拉底在哲学上提出了发现自我的主张,故本题选择B项。A属于普罗泰戈拉主张;CD均不符合苏格拉底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