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其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
材料二?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体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宪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使其大权。” ?
材料四?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以上材料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1889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日本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年日本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只对天皇负责。
(3)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时,必须经过其他主权“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
(4)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
(5)1889年日本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式宪法,含有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君主具有绝对权威和很大的权力。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部宪法只会使日本走上专制主义的道路。这部宪法不仅保证了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而且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明治维新1868年《五条誓文》
材料二?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
(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社会习俗西化等;中国:兴女学,倡不缠足运动等。
影响: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推动两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2)有。理由: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维新变法借鉴了日本明 治维新。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材料一“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再结合所学知识,维新派主张在社会习俗方面兴女学,倡不缠足运动等。
(2)注意日本明治维新对维新变法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后,挑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借鉴日本,进行改革。
点评:注意中心话题的历史学科规律性认识的再现与再认。如改革专题,就必须准备这些知识储备:①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②分类。③实质: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④主要原因: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⑤成败及原因分析。⑥评判及主要依据。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初期,日本最大的封建主是(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1/4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 ?)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③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②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因此选A。
点评:全面把握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1)经济上: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政治上:明治政府在推翻旧有体制后,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日本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原因是(?)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的支持
C.封建统治较薄弱
D.军事实力的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