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一九九二年义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指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摘自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人民日报》社论1978年12月2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中共“八大”提出关于我国当时主要矛盾的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论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期的中国引起什么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一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社会现象: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高于一切,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影响: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挫伤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3)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
(1)上文出自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决议?(2分)
(2)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分)
(3)根据上述精神,会后在农村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以“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成效如何?(8分)
参考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举措: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方向改革。成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本题解析:这是一段高度概括的材料,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到一个革命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本段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提高生产力;二是要进行改革,要调整生产关系;三是给改革定性,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三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为了生产力,最终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次深刻的革命首先从农村开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进行改革的是
A.农村
B.城市
C.沿海
D.内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
C.农业互助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