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消除了封建割据? B.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
c.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 D、对外侵略得到了大量资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这一知识点在该题得到了考查。该题意在考查考生理性辨析的能力。题干的题眼是“因素”,题项摆出类似因素,经分析可知:A项是“明治维新”时实现的,B、D两项也是因素之一,但c项是导致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c项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11年……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小题1:文中划线部分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概括毕士麻克提出观点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发出感慨的原因。(6分)
小题2:谈谈你对“它在中国的历史……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的理解。(4分)
小题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联系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明治维新 (1分)
依据: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的制度、教育等;中国仅限器物层面。(只抄材料不得分)(2分)
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定(答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也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3分)
小题1:照搬西方共和制不合中国国情;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缺少群众基础;(4分)
小题1:观点: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接受科学、利用机械和建设民族国家是近代化的内容。(2分)
理由——同意: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工业化和民主化,只有实现了近代化才能实现强国御侮。
不同意:近代中国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单纯追求工业化和民主化都不会成功。(脱离近代化分析不得分)(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
小题1:考查了中日向西方学习一成一败的比较,要求学生从学习西方的层次的角度回答,并要求学生回答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的梁启超感慨的原因。
小题1:考查学生对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共和政体的认识,要求学生回答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相应的体制,否则照搬西方体制、缺少群众基础必然失败。
小题1: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观点能力,并要求学生回答对观点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化措施并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根据下面两幅图的内在联系,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容:
?
大政奉还?石川县颁发的地契
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B.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
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
D.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大政奉还”来看,就是说,权力由将军手中奉还给天皇;同时,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废除了诸候的领地,设置了县,因此地契由县颁发。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分)
(2)依据:政治上,提倡君主立宪,触动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尝试;思想上,宣扬民权、平等、进化论,起到启蒙作用,影响近代民主革命。(4分)?
(3)主要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拥有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神道崇拜。(4分)
(4)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即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俄、日三国的改革。第(1)问要结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俄国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分析;第(2)问要结合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分析,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归纳;第(3)问要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找出能体现本土化的方面;第(4)问是主观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这三国的改革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是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最终失败。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方位学习西方,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摆脱了外国侵略的命运,而且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