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东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史图的能力。“整个东海岸”指我国东部海岸地区。B、C、D三项都只是部分地区的开放,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新中国,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下列1949-1957年、1957-1978年、1978-1992年、1992-1999年四个阶段全国国有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的变化,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978-1992年应是
A.44%—26%
B.26%—53%
C.53%—77%
D.77%—4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国有企业数量的变化具体变化如下:①1949-1958年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并在1958年几乎达到90%;②在1958-1978年的20年间,我国尝试性地实施了多种经济改革措施,但收效甚微,在此期间,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始终高达75%以上;③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渐进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工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据此正确的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2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 ]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因此④表述错误,答案选C。
点评:改革开放后,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下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
?  [? ] 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