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宋明理学虽然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其积极方面主要有: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宋明理学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等也需要把握。此外,儒学发展的历程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2008年以来,我国钢企连续发生严重亏损,其原因在于高昂的铁矿石成本,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逐年大幅增加。有鉴于此,国内钢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初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指1953~1957年,即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钢铁工业开始起步。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
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不要采用竭泽而渔的政策,要给生物以修养的时间,维护生态的平衡。B项体现的是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材料意思相反。故选B。ACD三项都体现了维护自然的思想。
点评:战国百家思想当中道家学派就比较重视自然环境,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意思是人不要干预自然,人对自然界的活动都是对自然界的破坏。这种思想具有消极性,但是保护环境的意识非常明显。儒家思想中的荀子比较重视人的能动作用,主张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为电影《秋菊打官司》剧照,剧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应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故事情节的内容,“盘缠”的来源是“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反映当时农村已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已经被废除,打“官司”可以反映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制建设的进步,由此推断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故选D。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其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也出现过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百家争鸣时期,先秦诸子纵论“天下”,诸子言论中的“天下”指的是
《墨子》
| 一同天下
|
《孟子》
| (天下)定与一
|
《荀子》
|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
《韩非子》
| 一匡天下
|
A.周王朝统治区域? B.秦朝时期的中国一
C.约今整个中国区域? D.东西方世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诸子中的“天下”指的是周王朝的统治区域。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