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项目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的“两宋50%以上的进士出自平民;明清43%的进士出自贫寒家庭”说明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ABD的说法无法从表格找到信息支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张居正”、“大学士”、“首辅”可知该制度是明朝的内阁制。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明朝后期,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本题选C。
考点:内阁的出现
点评: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14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8分)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6分)
(2)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政治难以形成;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造成落后于世界潮流。(6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第(1)问可在材料一中寻找关键信息回答,如“世卿世禄制”“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出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地方的长官不再家族世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第(2)问首先要明确孟德斯鸠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猛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思想。其次在回答皇权强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即思想日益僵化,不利于科技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列哪种选官用官制度?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官制
D.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经科是古代科举科目,内容较浅,所以说三十岁人才考中明经,实在是太老了。五十少进士,因为进士科较难,所以五十岁人考中,已经算年轻了。所以这种选官制度应该是依靠考试来选官的,只有科举制符合。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科举制
点评:科举制要注意两点:
①过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②影响: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这说明当时科举制的影响有 ( )
①张扬了“学而优则仕”
②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③科举成为时人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