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带来的是毁灭性后果
C.科技成果总是诞生于战争中
D.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国际会议。会议发表的公报,史称《开罗宣言》。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剥夺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二 1951年9月美国单方面召集对日和会签署《旧金山和约》,参加和会的49国代表在上签字,但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该和约提出“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但只字不提这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为美日和台湾当时的蒋介石政权制造“两个中国”和缔结“日台和约”铺平了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概括说明《开罗宣言》和《旧金山和约》关于台海主权问题的规定有何不同,简述美国单方面召集对日和会签署《旧金山和约》的时代背景。(9分)
(2)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阐述该条约的非法性。(6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的演说
材料二?(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和各国的人权和主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告
(1)依据材料一,简述丘吉尔发表这篇演说的背景。这篇演说表明,英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二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
(4)结合上述材料,请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己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
材料二 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39- 1944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 1939年2月
| 1940年4月
| 1940年10月
| 1941年2月
| 1941年4月
|
数额
| 25
| 20
| 25
| 50
| 50
|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数额
| 26
| 100
| 49
| 53
| 1107
|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5、判断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