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3年7月2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复电习近平表示:“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本党自五年前在台湾重返执政伊始,相关部门立即在此项‘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中断近十年的和解与合作……希望贵我两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马英九的电文表明
A.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九二共识”前两岸已实现“三通”
C.两岸都赞成“一国两制”的共识
D.两岸的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马英九提出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党需要“继续扩大与深化两岸的交流合作……复兴中华民族,促进两岸永续的和平与繁荣”,表明了两党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A符合题意,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两岸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B指的表述不合史实,C、D的表述均不合材料主旨,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新中国的哪一时期?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民族工业的基础相对雄厚
④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关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通过本题考查考生应全面细致的把握民族工业在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可从②选项突破。由于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就宣告破产,故②选项不可能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所以排除②选项后,答案已知为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的会议是
A.一届全国人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 )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