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朝中后期,中国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始终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但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洋纱、洋布的输入,使传统的“纺”与“织”,“织”与“耕”相分离,中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只是使这种解体加速。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报刊杂志
B.电话电报
C.电影电视
D.互联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媒体的基础知识。考查的是教材的原文内容,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是在同盟会时期出现的报纸“民报”,属于报刊杂志类,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是关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PEC摒弃了意识形态的组成模式
B.APEC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C.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D.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是在明清时期变化猛增,“贞节“是古代女子道德要求的一个体现,其主要要求来自于儒家封建理学思想。A.女权意识的觉醒与材料表达意思相反;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与“贞节”没有必然的联系;“贞节”妇女增多是理学影响深入人心的表现。故选B项
点评:宋明理学这一考点在设题时多考察其背景、两派的区别和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影响,消极: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积极: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塑造后世中华民族优秀品格)。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热衷产品直销”和“政府取缔”都有违史实,故排除B、C两项;A项虽符合史实,但从鸦片战争至1953年,中国同样“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但广告业没有消失,说明A项不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由于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源分配、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统一计划。“复兴”的原因1978年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权扩大,变成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