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9分)“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民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各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它附属地作为私产。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
请回答:
(1)上面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结合你所学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4分)
(2)有人说: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1)事件:1861年农奴制改革(1分)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矛盾尖锐激化;俄国社会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呼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农奴制危机加剧。(4分)
(2)①通过改革,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封建生产关系遭到破坏,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等,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它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2分)(其它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总分不超过2分)②改革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它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且,沙皇专制得到了维护。所以说,它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2分)(其它表述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促使俄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在于切实掌握农奴通过对背景的理解,深入分析改革的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于俄国近代化的双重影响——促使俄国迈向近代化,但保留的大量封建残余使它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改革与摆脱民族危机无关的是
A.戊戌变法
B.俄国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解决内部的矛盾,与民族危机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习惯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因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材料四?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经济上、文化上日本明治维新“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2分)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指出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4分)
参考答案:(1)原因:农奴制的落后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2分)
(2)措施:经济上殖产兴业,文化上文明开化。(2分)
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2分)
(3)评价:改革使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俄国和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但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图片以及表格中数据显示俄国工业经济发展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从而说明原因。第(2)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文化来举例说明日本明治维新学习措施,经济可以从置产兴业,文化从文明开化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和二比较二者学习的不同,俄国从内部解决问题,而日本则是从外部学习变革。第(3)问对应材料三和材料四来评价两国的改革,评价历史事件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分析,积极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近代化的角度分析;消极联系材料三和四从搞个不彻底,保留残余的角度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卡维林……认为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入不正常状态,并使国民经济中产生危害国家机体的人为现象,……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以后,它就会把整个国家毁灭。”他主张农民应从农奴制下获得解放并得到他们现在耕种的土地,但要考虑地主对土地的权利,由农民给予补偿,赎买手续应由政府拟定。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二当今已陷入沼泽,若国家仍维持封建之四分五裂,危险之至。所谓人穷则求助天,今则无处可求。外部威胁,迫在眉睫,无应对之方。于是乎,托福于万世一系的皇室,以成为日本统一之基石。……依据人文之发展,大义名分之声起。虽甚为微弱,然兹有国难,无论如何,必须统一国家。以此之力,同担国难,除此之外,别无它途.此一精神猛然而起,就产生了攘夷党、勤王党。勤王党、攘夷党结为一体,产生了……运动。
——大隈重信《明治宪政经济史论》
材料三泰西议院之法……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即孟子所称“庶人在官”者,英美各邦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泰西各国靡然向风,民气日舒,君威亦日振。……即敌国外患纷至沓来,力竭势孤,其能支柱,而人心不死,国步难移,积土成山,积流成海,能胜而不能败,能败而不能亡。
——陈炽《庸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卡维林的主要观点。(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大隈重信所说“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3)据材料三概括陈炽对西方“议院之法”的看法,并据此指出他属于哪一政治派别。(3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思想对三国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
参考答案:(1)观点:农奴制已经危及国家的存亡:解放农奴;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每点2分,共6分)
(2)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每点2分共4分)
(3)议院之法”能使君民一心(君民同心);‘‘议院之法”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每点1分,共2分)派别:维新派。(或早期维新派,1分)
(4)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2分)
本题解析:(1)可以从材料一中直接概况出此人的主要观点,即答案;(2)材料二中文字描述了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国家面临的两大严重问题,其一是民族危机严重,其二是幕府统治统治下的日本陷入四分五裂,无力抵抗外来侵略;(3)从材料三中可以归纳出陈炽主张议院有助于实现君民一体,即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此人应属维新派人士;(4)综合三则材料不能发现,三人均主张改革或变法,他们主张的改革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19世纪中期三次较大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加大对改革变法运动知识的掌握深度,一般而言对某此重大历史改革运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内容,即①改革的时代背景②改革的具体措施③改革的目的,性质和特点④改革的影响和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纪中叶和1861年”,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选A。B不符合事实,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波及俄国;C不是根源;D产生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俄国农奴制
点评:19世纪中叶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