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B.丝绸在古代发明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范围最远
C.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D.与火药和指南针相比,青铜和瓷器技术更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31年,当法拉第用电池线圈和磁针做出一个小模型时,有人不解地问:“你这个不停转动的小玩意到底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三十多年后,这个“新生的婴儿”“长大”成为? [????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视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览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夕的中外关系。依据所学可知,C、D均布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传统科技依然占主导地位,西方科技微乎其微,谈不上“冲击”;材料“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表明这一时期的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故A正确。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6分)中西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二:从16世纪后期,特别是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学文化不断涌入中
参考答案:(1)具体表现:13世纪--14世纪初,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 ]
A、天文学的革命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C、原子理论提出
D、《物种起源》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