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年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周跃进、孙建国、向小康、李文革
B.向小康、李文革、孙建国、周跃进
C.向小康、李文革、周跃进、孙建国
D.孙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向小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题干说明了社会政治运动对人们取名的影响,通过人名可以判断其所处的时期,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由小到大”的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
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以后,儒学称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维护汉朝统治的工具,所以A是主要原因B当时没有科举C只是“官僚集团”显然片面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2)族权与政权结合,家国一体。(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①可排除,因皇权至上的原则确立始于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识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重难点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62年3月,社会广泛流传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而作,请问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把握题干的时间信息。由于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1962年中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A发生在1958年;B是在“文革”时期;D是在1956年,均和题干时间不符,故选C。
点评: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旨在
A.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B.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C.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D.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主张在学术上百家争鸣;艺术上百花齐放。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