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得出的结论有(???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上升??????②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 ③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上升,这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故①④正确;表格中的数据是南方人口与北方人口的消长情况,不是各朝代总人口数的消长情况,无法得出三个政权控制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故②错误;从汉唐之间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故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这些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的共性是 A.根据时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B.注重因地制宜
C.尊重自然规律 D.精耕细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体现了A根据时节来安排农业生产、C尊重自然规律,但是“用粪犹用药也”则反映了正确施肥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四个材料所反映出的共性应该是D精耕细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赫赤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的瓦解,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的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所以D项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6分)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水利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灌溉、运河、堤防这三类。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始于春秋末,到战国最为兴盛。下图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图。
参考答案:(1)工程名称:①为都江堰,②为郑国渠(2分) 影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水力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灌溉工具革新极大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关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曹魏时期的翻车 B.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C.汉朝的漕渠 D.唐朝的风力水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农业发展,在明清时期出现的是风力水车,所以D错误,AB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