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 ]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
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
A.林则徐
B.郑观应
C.左宗棠
D.李鸿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解。材料的信息主要主张设立议院,在中国实行
君主立宪制。应该属于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A项是地主阶级的开明派。B项是早期维新派。
C D项是洋务派。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该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对该名人产生影响最大的近代西方进步思想是:

A.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B.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生物进化论
D.天赋人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从1840年到1901年的60年的思想历程,从林则徐时代的蒙蒙朦朦胧胧感觉到要学习别人,到洪秀全时代碰到什么拿什么来学,到李鸿章时代明确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再到康有为时代觉醒为不仅学习别人的技术和器物,更要学习别人先进的制度,全面学习,才能真正摆脱殖民地的命运
回答:
(1)促成林则徐要学习别人“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洪秀全时代“碰到什么拿什么来学”
(3)举例说明李鸿章学习西方的技术和器物的成果
(4)胡适曾说:“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
参考答案:(1)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鸦片战争的失败;
(2)洪秀
本题解析:本试题的第一、二、三问主要运用课本知识并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与分析,因此难度不大,第四问需要先对材料的观点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史实加以说明,观点错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根本缺陷,因此是错误的。第五问主要是对上述内容的总结与概括,要求语言精练,简明扼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学造器物
B.仿行制度
C.提倡思想解放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道光咸丰年后即1861年后,此时正是洋务运动,故选A。 B项是在维新变法时期,是光绪年间开始;C项是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D项错误,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初期并未得到政府的重视。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