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诗文证史
某校高三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自学《现代史学名家》一课,小王同学对陈寅恪提倡的“诗文证史”方法特别感兴趣,查找到以下材料,并提出若干问题:
材料一??诗文证史法,或曰诗史互证法,即一方面以诗文或小说来证史,或补正史事的阙误,或别备史事的异说;另一方面,以史来证诗文或小说,或考证作品的今典,或寻绎诗文的通解。
材料二??以诗史互证,自推陈寅恪先生为最著。陈先生才思高敏,学养深厚,能就诗史曲折互证,成其新解。他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很多错误。但唐代的诗歌则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实录,唐史的复杂性与接触面广这些特点,都在唐诗中有反映,成为最原始的实录。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摘自上师大古籍研究所虞云国《陈寅恪史学方法论》
问题:(8分)
(1)依据“诗文证史”法,如进一步探究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希腊的历史,你认为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史诗的证史价值?(3分)
(2)除“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请再举一例证史方法并作简要介绍。(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诗文证史”这一治史方法?(2分)
2、判断题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①.标志着世界多极化 ??????????????②.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③.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④.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3、判断题 下图反映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其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F1>F2的情况最可能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期间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
①大州与小州之间②中央与各州之间?③北方与南方各州间?④立法、行政与司法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根据上述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
材料二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