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回答20—2l题。

小题1:右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营业执照的一部分。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
A.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国有企业改制时期
小题2:票证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国票证使用最集中的时期是20世纪???
A.40—50年代
B.50——80年代
C.80—90年代
D.9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举两例即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举例: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墨家、道家、儒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关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内心和谐” 的主张。如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天道自然”,有助于人与自然及内心的和谐。
(2)现代化指的是人类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过渡的历程,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本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哪些消极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须结合材料,继承传统为必答要点。
点评:社会史观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颖、鲜活的材料,丰富了高考命题的内容。另一方面,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具体说来,它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社会史观以“社会”为历史研究的基本范畴。与以往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不同的地方是社会史观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它集中研究社会结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动过程。其中社会结构又分为阶级与阶层、社会组织与群体、婚姻与家庭、社区与人口、社会关系等社会成分的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社会生活包括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以教育、医疗、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运作;社会意识包括社会风气、习俗、信仰等精神观念的变化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
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用排除法,③⑤是不可取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中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轻民贵”
C.“大一统”
D.“人道有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表格数据,鸦片战争后中国种茶面积、产量持续增加,但国内生产的销量变化不大,增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这说明鸦片战争后海外市场的扩大是导致中国种茶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