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不正确,B、D两项不是从根本上起作用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宋明以来的理学的唯心主义的批判,所以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2013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4周年纪念日。祭孔大典是每年孔子文化节中最具特色、最具文化品位、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核心活动。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突出展现“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参考答案:
(1)核心内容:(1)仁、礼。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争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难易程度上看,属于基本的历史知识。(1)根据所学知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在当时的春秋动乱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当时奴隶制逐渐的瓦解,社会处于来源:91考试 网大变革时期。他的思想对于缓和社会矛盾起了重要的作用。(2)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需要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于是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感应思想和君权神授的思想。(3)宋代儒学吸取了佛家和道家思想,逐渐的发展成了宋明理学,南宋时期成为了官方哲学,影响到中国及其周边地区。(4)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封建复辟运动蠢蠢欲动,儒家思想被作为旧思想和旧道德的代表进行了批判,但是这种批判也是犯下了绝对化的错误,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破坏的作用。(5)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可见是反对理学空谈,主张经世致用,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进步思想家,他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以致用,反对虚词无用的空洞学问,对程朱理学进行无情的批判,因此D的表述符合题意,其余A,B,C均不是顾炎武否定的对象。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