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农商之辩(26分)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1)材料一的主张体现什么政策?(2分)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些决策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二:“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中央),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经济)之业,方得赡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得给朝夕,以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
——(清)沈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18分)(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6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 “吉祥”内容的词句非常丰富,试举两例。(比如:瑞雪兆丰年。每条2分,共4分)
(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2分)
参考答案:
(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概括能力。在传统文化里松鹤代表长寿,因此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中有喜鹊和梅花,因此图二:喜上眉(梅谐音)梢或双喜临门;图三为花瓶与月季花,因此图三:四季(月季)平(瓶谐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大象与玉如意,因此吉祥(象谐音)如意或如意吉祥。
(2)题目要求写反映小农经济的吉祥词语,因此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有关的因素来写。如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等。
(3)本小问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有如下特征: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铁犁牛耕等。
(4)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具有脆弱性。小农破产就会使生活陷入困境,因此人们就希望以这种方式希望生活美满幸福。所以这种现象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它是一种精神寄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小农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B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对商业政策的灵活性。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战国时成书的《吕氏春秋》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该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C.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D.土地私有制提高其利用效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田间耕种技术的进步,表明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AB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这一过程中,对自然经济起解体作用的因素包括????????????????????????????????????? (??? )
①洋务企业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③官僚资本主义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男耕女织生产方式起到冲击瓦解的因素,就是解体自然经济的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