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历史上强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虽特征不同、手法各异,但其兴盛颇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寻:(一)占据地利,环境优越;(二)创新科技,重视科研;(三)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四)鼎新革故,变法囤强;(五)健全法制,维护秩序;(六)崇文重教,磨砺精神;(七)拓展贸易,取长补短;(八)强兵尚武,扩张掠夺。
为探求兴衰规律,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特邀历史学家讲解九国历史,包括Portugal、Spain 、Holland、UK、France、Germany、Japan、the Former Soviet Union、U.S.A。其中,除the Former Soviet Union外,都是昨天或今天的资本主义强国。
假如你是被邀专家,请就以上8点内容(至少涉及其中6点),以部分国家近代以来现代化历程的史实,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借鉴和启迪为主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
注意:
(1)应当充分理解与利用试题中的材料。
(2)将你的论述放到当时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或评论。
(3)紧扣你的论题论述,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4)文字通顺、流畅。
2、判断题 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封建制度的崩溃
B.经济的发展
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
D.法律的规定
3、判断题 (16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而后人称周公曰“文”!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周公,他一人也做不出许多伟大事业来,但他是这许多事业中的代表人物,历史上这种代表人物越多,文明越昌盛……。”??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材料三?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我们研究制度,必然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必须通古今;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必须通彼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指出作者在评价周公时有何突出特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两个基本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内阁的特点。(7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通古今”、“通彼此”的理解(各举两例)。(4分)
4、判断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文化专制,以确保思想的一统 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判断题 《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争没有阻断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
C.经济交流符合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心愿
D.匈奴对汉朝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