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前期)时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同时在政治、思想和文学等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述这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其在政治、思想和文学方面的?反映。(2)结合哲学知识,说明上述现象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原理?
参考答案:(1)明、清(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一、商品经济有了新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政史结合的题目,同时也体现历史学科内综合的要求。解题时要结合时间限制充分提取经济、政治、思想、文学的史实,分析其关系,按题目要求进行归纳、概括。对第(2)问要注意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提取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全面崩溃的边缘,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物资缺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形成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B.国民政府的肆意搜括
C.多年战争的破坏
D.经济危机的困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之,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材料主要反映苏州[???? ]
A.人们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产业工人罢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泊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C。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9分)
(2)材料一中1650一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5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2分)
参考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察阅读分析图表的能力。从“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表中可以看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时间属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结合欧洲的殖民扩张史实分析得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2)从图表不难看出1650一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原因分析结合材料“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水稻的双季种植化”,“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简单总结即可。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有,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大洲联系加强,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变化和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中国人口变化和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交流发展关系密切。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①刀耕火种”是中国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模式,而精耕细作是指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得单位面积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据此可以推断出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