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老庄哲学的影响
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老庄哲学的主要处世之道就是消极避世,所以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明显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注意时间是1876年,当时火车仅仅出现在个别大城市,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出行方式,A项错误,从材料“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说明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故B、D两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和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新变化,这种新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的出现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1976年发行的邮票“工农兵上大学”系列中的一张,从所学历史知识来分析,这应该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现状?(???)

A.文化大革命
B.建国初期
C.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期
D.改革开放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不对,是指1949年至50年代初;C不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不对,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66-1976年为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因此选A。
点评: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部分,2011年四川文综第37题做了考查,备考时要关注:①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②“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③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8分)
材料三;?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
参考答案:
(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商贩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要根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进行归纳。依据材料一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可知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依据材料二中““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可判断政府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市”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2)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中“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超轻结构”“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可判断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其原因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据所学知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世界市场,在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可知出访中国的深层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第二小问清政府拒绝马嘎尔尼的原因主要从中国政治和经济上回答。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是指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日益衰落。第二小问“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方面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