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末,云集上海的外国人多达15万人,作为一个多国殖民下的城市,现代生活无可避免地与世界同步了。当时的上海不可能经历的是
A.街上随时可见穿西装着旗袍的人流
B.出门可坐双层公交汽车
C.在石库门一带可见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D.青少年在街头网吧上网冲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动变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表述错误的即为正确选项。依据所学可知,“网吧”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解决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1)概括上述每则材料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 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思想主张的有什么不同? 简述其产生的背景。(4分)?
参考答案:(1)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巩固新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出自《韩非子》,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思想领域里的大一统;黄宗羲则是显现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韩非子和董仲舒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国家,但是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黄宗羲的思想与当时的背景密不可分:政治上,明清事情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思想上程朱理学禁锢人们头脑。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韩非子、董仲舒、黄宗羲的思想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分析此材料时,注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按课本上时间来写),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参考答案: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借助自身和外在的有利条件使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据此填写题目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底,北京中国银行鉴于“女子心思细密”,“女子俸给可低于男子”,而且女子不像男子有“派别关系”,“不致见异思迁”,因此最先在银行中使用女子司帐
,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二? 1923年的北京高师民意测验中,家庭旧制被列为应改革的不良风俗与习惯的首位。
——据江沛《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请问题: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分析其经济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家庭旧制”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它“被列为应改革的不良风俗与习惯的首位”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概括说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我国沿海城市文化观念变化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1)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