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行省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礼、兵、刑、工六部分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宰相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下面材料可见当时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材料中的“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汉武帝集权后,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为
A.中朝
B.外朝
C.内服
D.枢密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汉武帝为了强化皇权,建立了中朝以此取代由宰相领导的外朝职权,中朝也逐渐取代了外朝成为朝廷决策的重要机构,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与上述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宰相,又称丞相,相国,是辅佐国君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的王朝却不设宰相,下列王朝不曾设置宰相的是( )
A.宋
B.元
C.明
D.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鉴于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借胡惟庸案之机废除丞相制度。因此清朝时不曾设置宰相,故选D。本题容易误选明朝,注意明朝初期曾设置了丞相。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废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的稳固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来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强大,诸侯纷纷与中央抗衡,汉武帝为了分割王国势力,采取“推恩令”,材料中“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的信息正说明主父偃利用了仁孝之道来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本题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王国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