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哪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A.“神舟”3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C.“神舟”5号发射成功
D.“嫦娥”1号发射成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提供了信息“飞得很高”、“经济迅速崛起”。两者都符合的是改革开放后的航天工程;“中国人进入太空”说明中国人运用载人航天技术,进入太空;B项是在我国经济条件较为困难时期的成就,与“经济迅速崛起”这个时代特征不符;AD与“中国人进入太空”不符合。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我国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诞生的场景, 小明同学为这幅照片拟了四个标题,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B.公私合营高潮的到来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有企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图示反映实景是建国初期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这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的成就。当时,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同时并举,公私合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所以B不符合题意。A的标志是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天津航线的开通。C1956年底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沈阳第一飞机制造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所以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滞后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得出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原因:(1)国内缺乏安定的政治局面:建国前战争的严重破坏;建
本题解析:本题时间跨度较,把我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历史,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首先了解影响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国际国内政局的安定与否,经济建设的经验成熟与否,思想认识的正确与否等。第二层考查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第二天上午,中日双方举行外长会谈,具体讨论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方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首先发言,对日方方案作了说明。他提出了四点意见: ……(四)关于战争赔偿问题,蒋介石在缔结日台条约(1952年签订)时已宣布放弃战争赔偿,因此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中。
材料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的历史渊源久远。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就非常频繁。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学生,从遣唐使开始,日本就开始复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然而,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日本而言,中国都是一个侵略的对象。二战以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田中角荣等一些人物的努力,两国间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站在21世纪的入口,展望未来中日两个大国间的关系,相信友好关系会继续,但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波折。
(1)材料一中田中首相所说的“添了很大麻烦”是指什么?他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材料一中日方条约局局长认为战争赔偿问题“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他讲话的根据是否成立?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有哪些主要表现?影响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参考答案:(1)20世纪日本侵华战争。不合适。因为日本大举侵华给中国带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通过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让我们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特别是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 )
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各种“洋货”只有在鸦片战争后才会大量传入中国,因为此前中国的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在广州一口通商,所以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