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以前,最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是
A.协定关税
B.开埠通商
C.建立租界
D.内河航运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70年代以前,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凭借关税特权,列强的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涌向通商口岸和内地的许多重要城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信息显示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中国营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呈上升趋势,私营经济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这是建国后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结果,答案选D,A项发生在1957年, B项说法错误,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三项均与建国初期的史实不符。
点评:建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尤其是第三项内容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956~1966年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阶段特征在学习中必须牢固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C.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建立中小学
D.《义务教育法》颁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法》颁布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4年12 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等多个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人员伤亡达25万多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自二战以来一直受世界关注,海啸事件更引起世界援助,世界各国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请回答: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曾
出现过三次经济发展的高潮。概述这三次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及代表性国家。
(2)归纳总结上述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3)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上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的原因是什么?
(4)海啸发生后,许多国家对受灾国进行援助,中国政府也以极大热情援助受灾国,并发动人民为灾民募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
本题解析:此题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二战以来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的概况、经验、存在的问题等,并以此认识当今的国际形势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符合高考趋势。第(1)问注意题目要求——“二战以后”“东亚、东南亚”“三次”等,结合地理、历史知识可知,该地区二战以后影响较大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然后按要求回答即可;第(2)问“基本经验”是在熟知经济发展原因基础上的概括归纳,切忌罗列史实;第(3)问源自教材;第(4)问则考查了当今世界形势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