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万化根源总在心”表明作者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故只有 C 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学说;B项主张思想领域里以儒学统一思想;D项主张治学应该为社会所用。ABD三项均不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原因不包括(???)
A.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B.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D.帝国主义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12年——1919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促使“短暂的春天”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重商抑农思想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是在明朝?? C不对,重商抑农思想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D不对,资本主义市场繁荣与事实不符;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经济侵略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点评:命题人的陷阱之一是“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说明慧能的观点是“主观唯心论”,这与王阳明心学家的观点“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相似。A与题干不符;BC属于程朱理学家,提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摘编自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影响的相同之处。(2分)
(2)宋代书院是著名学者授徒讲学、培养人才的地方。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是当时朱熹讲学的地点。根据材料二,指出白鹿洞书院在办学方面的特色。(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日本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扩大教育范围,促进教育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传播;培养人才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