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康有为上书要求光绪帝“勿去旧衙门;勿黜革旧大臣”,在不触动守旧官僚、贵族的利益的前提下,“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让维新派认识参与政权。这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选D。
点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康有为等人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团体是???[???? ]
A.强学会????
B.保国会 ??
C.共进会????
D.兴中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
参考答案:(1)意图: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2分)
(2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可知,康有为认为,西汉末年刘歆做“伪经”,以后的儒家经典是伪经。康有为旨在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
(2)问分析材料二、三,找出变法中的失误,“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3)从材料四中“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提取信息分析回答。
(4)注意题干信息戊戌变法时期,“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思想旗帜才刚刚开始,即思想启蒙才刚刚开始;再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失败原因”。
试题分析:
点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深入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准确认识社会性质对改革的影响,注意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异同点,善于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最根本的一条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可得正确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政治学说说明儒学合理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想着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制度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根本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故选A。B项错误,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项错误,资产阶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起来革命;D项本身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维新变法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