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汉武帝政治“有为”的需要
B.实质是兼采百家之长,儒法合一
C.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是中国封建思想专制的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某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结构发生很大改变,据统计,这一时期重庆共有餐馆260多家,其中外地餐馆150多家,占60%,远远超过本地餐馆,而且各大菜系,几乎无所不包。下列就这一时期重庆餐饮业的变化,分析最为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在中国兴起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来军阀部队带动重庆地区餐饮业变化
C.甲午中日战争后,重庆被迫开放通商,西餐馆大大增加
D.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导致重庆餐饮业消费群体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了该构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两岸人民的期盼
D.台独势力造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与蒋介石有关的书籍:《蒋介石传》、《蒋介石与汪精卫》、《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蒋介石日记揭秘》等等,蒋介石的形象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反映的实质是
A.学术研究逐渐走向客观
B.革命史观的消失
C.对曾经的政治领袖好奇
D.两岸关系缓和、国共两党关系改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看出,目前学术界对蒋介石的认识是多元的,这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故选A。B项与材料无关;C项是对学术研究的误解;D项是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之一,不是现象反映的实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