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人物的主张或行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的有 ( )
①孟子的“民贵君轻” ②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③墨子的选贤任能 ④韩非子的“法不阿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提出:“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是( )
A.王夫之
B.王阳明
C.李贽
D.黄宗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君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这是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D。黄宗羲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主张工商皆本,其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王阳明的致良知;李贽反正统意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
①你的教科书除了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
②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③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
④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儒学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得到极大发展,处于独尊地位,当时不可能学习法家经典,故①是不可能遇到的状况。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古人期待“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着皆欲立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疾其君者皆欲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近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学习外来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材料一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见下图)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遣产名录》。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辞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91考试网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2011年11月18日《求是》胡锦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理学体系在宋朝完成,期间做出贡献最大的是哪一位理学家? 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什么?(2分)
(3)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分析材料三中新文化运动为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各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孔府、孔庙和孔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孔子不但开创了儒家学派,还对教育、思想具有中重大贡献,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影响到现在中国和世界,由此得出答案。
(2)第一小问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围绕朱熹来回答,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使儒家思想哲学化,思辨化;第二小问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从“格物致知” 的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孔子的思想核心从“仁”和“礼”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儒家思想积极意义可以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从人际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他在文章^91考试网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背景角度思考作答。
(4)该问属于开放论述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归纳材料,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史实进行分析概括作答,本题作答可以从对待文化从大力弘扬角度思考,外来文化可以从包容、积极参与、学习借鉴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背景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