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历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李鸿章:“西洋水陆兵法及学堂造就人才之道,条理精严,迥非中土所及”、“综横各实,洋学实有逾华学者。”
|
参考答案: (1)表面上看,前者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和教育,后者反对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简单。从材料“西洋水陆兵法及学堂造就人才之道,”“综横各实,洋学实有逾华学者”可以看出李鸿章已经认识到西方文明比中国先进,要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从材料“(西方)无论偏长薄技不足为中国师”可以得出倭仁反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教育。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陈独秀都通过自己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民主的理解,结合这些言论的背景,可以使我们认识两人发表这些言论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从倭仁反对西学到李鸿章学习西方科技,再到孙中山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再到陈独秀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之所以说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主要是因为 A.它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范围内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C.创办了近代海军和近代教育 D.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恭亲王奕诉在洋务运动时期曾说:“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洋)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下列选项中最能切合奕诉本意的是[???? ] A.重视西方的先进器物,雇买以应其用 B.筹划海防,建立新式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D.兼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正是
参考答案:(1)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
本题解析:本题是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考察。⑴注意对材料一、二的概括。⑵注意对材料三的概括,背景可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考虑。⑶注意关键词“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语言要简约。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