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齐郡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的“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可知,是不同于西周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制度的,排除了AD;皇帝制度的产生在秦朝,排除C,郡县制在战国的一些诸侯国已经产生并成熟,秦朝统一后推广的,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
A.丞相独揽大权
B.秦律严苛细密
C.皇权至高无上
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说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如何处理。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意思是:丞相和其他诸位大臣都只是听命于皇帝,按照皇帝的意思执行,依靠皇帝来辨别如何处理,自己不能做决策。
点评:注意理解历史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题眼是时间“1971年”。选项A中的中美正是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由此可以确定A选项不会成为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促成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