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建立于秦朝,为历代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④主要体现为皇帝对中央官员的管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的概念而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巩固强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中国姓氏的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上介绍了氏的几种来源,通过材料我们可知,姓氏有的来源于封国,有的来源于对于帝王及高官大臣死后的称呼,有的来源于所从事的职业。只要考生读懂材料,即使之前不了解姓氏的来源,也可以做出正确的推断。在中国古代社会,姓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国名为氏。②以封地(采邑)为氏。③以官名为氏。④以职业(技艺)为氏。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⑥以同周王或诸侯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⑦以祖辈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祖父之字为其氏。先秦时期,“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清科举,主要内容为《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尤其重《四书大全》相对于内容艰深的《五经》而言,《四书》则比较浅显。乾隆说:“土子所诵习,主司所鉴别,不过《四书》文而已”“国家设科举士,首重者在《四书》”。明清规定: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否则不予录取。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以此宣扬程朱理学
B.有利于平民子弟参加科考
C.不利于选拔具有真才识学之人
D.有利于全面提高读书人的文化素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四书》相对于《五经》而言,比较浅显;故B正确。明清科举比较重视《四书》,科举考试的考生阐述《四书》义,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故A、C两项说法正确。由此可以看出明清的科举不利于全面提高读书人的文化素养。故D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的历史依据。对此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雅典公民大会“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以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互诛伐,周天子弗触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本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4分)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2分)他采取“求其宁息”措施是什么?(4分)对后世有何影响?(6分)
参考答案:(1)推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4分)
(2)李斯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史料考查了郡县制确立过程,通过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是否推行郡县制的论战;第二问考查秦始皇对待争论的态度,主要从材料中概括,材料“廷尉议是”表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而采取的措施即是推行郡县制,对后世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和维护祖国统一的角度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