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贾正清在《中华民国剑桥史》中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全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的灾难。……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推动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方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这反映当时(??)
A.国民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
B.中国没有真正融入世界市场
C.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
D.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不对,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已经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不对,中国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世界?与渡过经济危机没有必然的联系;D不对,世界经济重心仍在欧美发达国家;A符合题意,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措施,民族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4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开埠后,诸多方面的变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0分)

| 
|
① 公共租界市政厅全景
| ②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

| 
|
③ 欧洲式的煤气路灯
| ④ 上海石库门建筑
请回答: (1)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5字。(2分) (2)围绕拟定的主题,联系图片提供的具体史实,叙述近代上海开埠后的诸多变局。(8分)
参考答案:(1)所拟主题中心突出,内容简洁明了,能反映全部图片史实。(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矛盾开始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了中苏关系的重要性,这是“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建国之初,我国处于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之中,为了使我们的新中国不至于在外交上孤立,我们采取了这一外交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者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材料表明,近代中国面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民国初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者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可以看出这是一战结束以后,面粉业出口下降,再加上国内战祸,发展进入衰落时期。故选C。A项是民族工业产生时期;B项是初步发展时期;D项是民族工业的枯萎时期。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传统的封建势力和封建传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的阻碍因素。除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外,还有外国资本的挤压,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严酷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资金少、技术薄弱的缺点始终伴随。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