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该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 ]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维新派借助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外衣进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所以答案选B,A 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张而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但不是“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1)观点正确,理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论证题。审题的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此题的时间概念是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据教材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促成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其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审题,正确理解“器物”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含义,并明确19世纪的“器物”变革指的是洋务运动,“制度”变革指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答题过程中,分析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要从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等方面说明结局及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不可谓之变法”。这段材料反映了
A.中国只有“师夷长技”才能够“制夷”
B.“改官制,变选举”是救国救民的唯一途径
C.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涉及诸多层面
D.器物变革、制度变革都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