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材料信息表明,此官员的职责是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由此可判断是刺史。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故答案选择D项。后来刺史职权渐重,到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这都等于割据政权;从严格意义上讲,“刺史”的工作对象是地方官吏,是监察性质的职务;“牧”的工作对象是百姓,是行政性质的职务。故C项不正确。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故A项不正确。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上所属各县,故B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第一,着重把握其发展演变历程:开始于秦朝、发展于汉、完善于北宋、强化于明朝;第二,全面理解对监察制度的评价:(1)积极作用: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2)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本从解决封建官僚体系集团的腐朽问题,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至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越发突出。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古代世界中下列那些措施起到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作用。
① 三省六部制 ② 罗马法 ③科举制 ④四百人会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 材料问题强调的是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④四百人会议是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由部落选举产生负责,由于人员众多决策效率低下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④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应该直接排除,罗马法本身周密细致有利于官员依法办事,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科举制选拔出素质较高的官员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所以①②③三项与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出从汉到唐我国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是 [???? ]
A、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B、宰相的任命体现唯贤的原则
C、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逐步确立
D、宰相由一人到多人,相权被分割,权力走向分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政令传达的是
①统一度量衡②统一货币③统一文字④修筑驰道???
A.①②④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了 ( )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政务繁忙,内阁逐渐形成,A项正确。B项是在清朝雍正时期设立,C项不是中央官制,D项早已废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