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
A.APEC经济一体化已推动政治一体化进程
B.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APEC是区域经济集团,WTO是全球化的标志,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主要说明了当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全球化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24年英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今后对任何新产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可以授予在本国独占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在授予专利证书和特权后,其他人不得使用。
——摘编自汤宗舜等《专利法》
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研究的皇家学会。……鼓励并协调全国各专业的成果,以搜集可能增进科学知识的各种资料。……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它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摘编自呈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因素。据此分析评价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2)上述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立法保护发明创造;成立科技组织,奖励科技人才;
本题解析:(1)本题的材料比较常见,也通俗易懂,便于概括提炼。由材料二的第一段可知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对当前我国有借鉴作用。由材料二的第二段可知成立各种科技组织,协调科技成果鉴定,搜集科研资料,奖励科技要才。由材料三可知先进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了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通过第一问的解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政府的政策对科技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重视,科技则顺水行舟,乘风破浪;如果不重视,则逆水行舟,举步不前。
(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英国人主导的,英国登上了科技大国、工业大国的宝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多国共同推进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弄潮儿”是美国。材料三的第一段有德国、英国、法国,而没有美国,可以初步确定该工业大国是美国。材料三中的第二段说缝纫机、电话、电灯是由该国发明的,更进一步说明了该工业大国是美国。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美国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可以通过材料三的第一段材料得出结论,即美国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第二点可以通过材料三第二段中的“泰罗制”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和教材中的“标准化生产方法”两处的提示语得出结论,即美国的管理优于英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会议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它涉及的内容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不是粮食的产量高低问题,所以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于1956年就已经完成,它涉及的是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不涉及粮食的产量问题。“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并于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所以1958年的数据变化与“一五”计划无关。材料中的粮食产量由2500亿公斤提高到7500亿公斤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大跃进高指标的表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一五”计划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的是(??? ) ①京九铁路建成通车②大亚湾核电站兴建③原子弹、导弹、氢弹爆炸成功④“神六”飞船升空⑤香港、澳门回归?⑥在多极化趋势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可用排除法,因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显然不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所取得的成就,故可排除含有③的A、B、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土地收归国家和集体所有,集体使用;人民公社化运动只是使公有化的规模和程度提高而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C错误,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三次变化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土地的使用权发生改变。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项。BD项明显错误。 点评:建国后涉及农村、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几个重要的事件需要掌握。建国之初,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变;三大改造把土地的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又是实现了所有权的转变;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1978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只改变的使用权,所有权始终是公有制。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