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是明朝《孔子讲学图》,图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已经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B.山水花鸟画开始兴起
C.出现了纸质线装书
D.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34分)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
材料一?射礼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体育项目之一。西周射礼是一项有严格礼仪要求的射箭活动,它改变了商代射礼的祭祀色彩,而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礼记·射义》记载西周时“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春秋时期,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参考答案:
(1)以体现等级尊卑的礼乐制度规范社会关系。(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可以体现出西周射礼的人文含义是:以等级尊卑的礼乐制度规范社会关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春秋时期的大背景及材料中“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可以分析出孔子强调射礼的背景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社会动荡。孔子以射礼来倡导周礼,用德来教化百姓,以稳定社会秩序。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反映出的足球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的人群、地区、成立的相关组织的变化等为要素进行分期答题;如1863年以前,足球是英国贵族的游戏和工人的娱乐;1863年—1888年,英国足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并开始走向职业化;19世纪90年代至今,足球由一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为全球的体育运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材料中的“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首次运用电视转播”、“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等关键词可以得出其历史条件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创造了经济条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为足球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体;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各地普遍参与足球竞技创造了条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足球也传遍世界各地;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足球观众群体不断扩大。
首先明确材料中所呈现的对武术争论的不同出发点及对武术的态度有:马良为维护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武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揭露传统武术存在的弊端,反对将武术强制推广到学校,认为其违背了民主与科学的潮流;北京体育研究社主张用近代科学成果改造武术,克服传统武术的陋习;孙中山从保国抗敌的角度,肯定了武术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20世纪初对武术的争论涉及到对传统文化、西方民主科学、民族独立等的看法;故这体现了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对武术的争论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受到当时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3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说:“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也是以身作则最伟大的老师之一。他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愿意为自由和平等、民主和正义而奉献一切。”曼德拉的精神最符合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价值追求?
A.苏格拉底
B.但丁
C.薄伽丘
D.马丁·路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但丁与薄伽丘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中不包括正义的内容,并且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贡献并不包括“巨大的牺牲”,所以排除BC两项。马丁?路德是西欧宗教改革的第一位人物,他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束缚,但不包括民主和正义的内容,所以排除D项。苏格拉底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所以材料中的特点都与他相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 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及之后的史实,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儒学从此确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为了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兴办太学。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