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指的是:
A.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B.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
C.废除科举制,发展近代教育的思想
D.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世纪60、70年代,清王朝内部出现了顽固派与洋务派,其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要不要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C.要不要“ 师夷长技 ”
D.要不要抵抗外侮,维护天朝上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顽固派和洋务派都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政治派别,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两派不可能的主张,因为与阶级本性相违背,其次在镇压人民反抗和抵抗外侮两派是一致的,所以只能在学习西方上产生分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大意是:对古代变更越完尽,对人们带来的便利就越多,即使圣王复作,也不会舍明代税制,而恢复唐代税制。这里强调了改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A、B、C都强调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D强调借助古人来进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D。
【考点定位】改革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派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材料主要批评了洋务派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其它选项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后,新思想在中国萌发。林则徐、魏源编著《各国律例》、《四洲志》、《海国图志》
A.服务于抗英斗争
B.介绍西方军器制造
C.主张改革内政
D.探索民主救国之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林则徐、魏源属于地方阶级抵抗派,其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救亡图存,维护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