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放开发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判断题 1978年,我国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意义是[???? ]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判断题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巡期间的讲话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B.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他的南巡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了基础
D.他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72年的一天,中国政府接到这一邀请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给外贸部的领导,说现在关贸总协定已经邀请我们加入了,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加入。……当时一种说法: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此外,它所宣称的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而且更为棘手的是,当时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当中,还有南非、韩国、以色列,这些都是我们的“死敌”。……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决定暂不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视情况发展再定。这一定,就是三十年。
——2010年11月18日新华网
材料二?1986年7月,出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86年的738.5亿美元。其中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总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85%左右,中国迫切需要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公正、公平的外贸环境。然而,恢复“关协”地位,第一阶段必须完成对中国贸易体制的审查,即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否有能力来执行关贸总协定的一套游戏规则。第一阶段谈了6年,多年从事谈判生涯的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为“市场经济”这4个字整整谈了6年的时间。
——2001年11月8日《中国经济时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中国抵制参加关贸总协定问题的表格填充。(6分)
影响因素
| ?理由阐释
| 结 论
|
国际关系方面
| ?
| ?
|
经济体制方面
| ?
|
其他
| ?
?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认识。(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