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这些措施有( )
①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②全面开放粮价 ③改革金融体制④改革企业所得税 ⑤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⑥改革社会保障体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①~⑥皆与史实相符,故D项应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这幅农家对联与哪些事件有关:
A.大跃进运动
B.“文化大革命 ”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运动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人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到今天,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的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四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材料五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经济形态?该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三归纳这种经济形态下生产者的处境。
?????????????????????????????????????????????????????????????????????????????????????????????????????????????????????????????????????????????????????????????????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的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
(4)材料五中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农业政策?春联三中的政策实质是什么?
?????????????????????????????????????????????????????????????????????????????????????????????????????????????????????????????????????????????????????????????????
(5)材料五春联二中的政策真的“暖人心”吗?结合农村中的重大改革,你认为农业政策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
参考答案:(1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基本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结束“两个凡是”?属于当时思想路线的别乱反正,与题干“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不符;C不对,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而且主要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D不对,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时间不符;B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有利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点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经济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